爷爷奶奶们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了!很多的具体问题随之而来:比如糖尿病几十年了,一直打胰岛素、吃二甲双胍,能不能打新冠疫苗?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能不能打?带着让公众迷惑的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多位专家。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预约和接种安排有所不同
60-75岁在职在岗人员也可选择参加单位组织的疫苗接种,至指定接种点接种。
76岁及以上居民根据接种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接种。
预约流程
对于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还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驿站自助终端刷身份证、社保卡后登记预约,或由社区志愿者协助进行登记预约。
接种方式
爷爷奶奶们要不要打?
专家从亲身经历说起
避免基础疾病的“溃堤”,疫苗功不可没。疫苗的这一“头功”,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从原则上来讲,有基础疾病的人,应该优先接种疫苗。因为基础疾病人群一旦接种疫苗,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重症预防、住院控制、减少死亡等方面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告诉记者,这是反复被科学验证的。
疫苗专家、美国FDA前审查员李忠明表示,在美国是优先给老年人打疫苗,和老年人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的注意事项差不多,很安全。
为什么我们国家不是老年人优先接种?
“因为在设计临床试验时,为了安全起见,先开展了18~59周岁的试验,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数据和结果出来得最早(因此最先开展接种),然后才是60周岁及以上,17周岁及以下的。”国药中生集团董事长杨晓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药获批的两款新冠疫苗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适应年龄段“18周岁以上”,已经包括60周岁以上的人群。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目前的疫情控制良好。
“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少,老年人的感染几率极低,有条件开展有序的疫苗接种工作。”尹卫东说,目前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已经有序推动,所以现在再扩展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
面对不同的疫情,疫苗接种会采取不同的接种策略。这也体现出群体免疫科学不仅照护个人健康,更需社会综合考量的属性,以更好地照护全体公民健康。
热点问答
“过敏体质”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如果对除疫苗成分以外的物质过敏,包括花粉过敏、食物过敏或药物过敏等,且处于非发作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后严重过敏反应一般出现在30分钟内,建议在留观区留观30分钟,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处置异常情况。
问
问
问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不同疫苗的禁忌范围有所不同,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来源:上海疾控中心、科技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