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峰会介绍

AID养老峰会是上海老博会同期举办的行业峰会。峰会得到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众多行业伙伴的大力支持和参与,由上海国际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养老机构发展高峰论坛两场品牌峰会及系列配套活动组成。AID养老峰会邀请来自政府、学术机构及企业代表,围绕行业热点话题,深入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实践经验。高质量的演讲干货,结合近40000平米的养老用品及配套服务展示,真正体现了峰会“看产业,见未来”的峰会主题,也让与会听众都收获满满,备受好评。
AID 峰会报到及展会现场
AID 2021 养老峰会共举办了“2021上海国际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坛”、“2021中国养老机构发展高峰论坛”、“2021长三角国资养老研讨会”以及“物业养老研讨会”四场专题论坛,共有45位行业嘉宾出席分享,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60个城市的超过1200名行业代表参会,其中核心观众占比超过78%。
核心观众类型
四大论坛现场
2021年末,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随着这一份站位高、内容实、措施具体、针对性强的指导文件发布,中国养老产业也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全新的发展。AID 2022养老峰会也将结合《意见》和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于2022年5月31-6月1日期间举办,全力打造一场让中国养老人能“有所学,有所悟”的行业峰会。让我们一起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聚,共赴中国养老产业的星河灿烂。

上海队“出战”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赛出为老服务的细致入微

12月3日至6日,由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由滕丽丽、赵琼琼、王程、程漪雯组成的上海队参加了这场全国养老服务领域规格最高的比赛,其中,赵琼琼、程漪雯获得三等奖,同时,上海市民政局获得优秀组织奖。通过技能比拼和实战演练,他们亮出了上海一线养老护理员队伍扎实精湛的技能水平与职业风采。

比拼技能,耐心细致是“秘诀”
参加此次决赛的4名上海队队员是来自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的滕丽丽、赵琼琼、程漪雯和上海杨浦区福利院的王程。在今年10月由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这4名优秀选手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代表上海出征全国决赛。
4名选手有的是“80后”、有的是“90后”,尽管年龄都不大,但对于养老护理、为老服务,他们有着独到见解和经验之谈。参赛者中最年轻的王程今年才二十出头,此次是第二次参加全国比赛,作为养老护理员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年轻男性,他在比赛中显现了他这个年龄层少有的耐心和细致,“比赛环节也反映着我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对待老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会陪伴,也要读懂老人的心。”
“80后”滕丽丽表示,养老护理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却也时刻充满着温情,“我日常护理的老人中多是认知障碍的老人,有的老人不仅生活无法自理,更是很难将自己的真正需求表达清楚。”滕丽丽觉得,和这一老年群体沟通,耐心最重要,要耐心地和他们说话,更要耐心地倾听。赵琼琼也分享了自己和老人相处的“秘诀”,那就是认真倾听老人心里话,真心实意地交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在合理的场合给予老人赞扬。“90后”程漪雯多才多艺,在比赛中显现着自己为老服务的初心——“待长者如亲人”,而在日常工作中,她带领着老人唱歌、扭大秧歌,一起做非遗缠花、自制护手霜,泼墨绘制海报……开朗随和的她也是老人身边的开心果。
在赛后的复盘中,上海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在比赛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今后要把比赛中学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增强先进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决赛设模拟人设,重心理抚慰
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竞赛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大赛。今年共有32支参赛队、128位选手参加最终的角逐。决赛环节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三级/高级工及以上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大赛处处体现着对养老护理员技能和心态的考验,操作技能考核现场设置了多个赛道,每个赛道都1:1还原“居家”“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机构”三大场景,并模拟人设,考核技能点达到了50多项,不仅考核养老护理员为老人提供的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还看重养老护理员对老人的心理抚慰。
“以往比赛,现场老人的扮演者基本不说话,选手只要按流程完成比赛过程就好。但这次比赛中,扮演者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需求,很真实,也因为如此,比赛难度也提升了等级。”选手们说,也正是因为决赛难度大,很具挑战性,参赛的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即使在比赛的前一夜,依然复习至深夜。
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行动,旨在搭建养老护理员相互切磋提高技能、弘扬孝亲敬老文化的顶级赛事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竞赛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有力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61.5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约32.2万人,他们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保障。参加此次大赛决赛的128名选手中,最小的21岁,最大的42岁,平均年龄为29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了50%,平均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达到6年,最长的达到了13年,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特点。

来源:上海民政

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在南京圆满落幕 5名优秀选手荣获一等奖,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12月6日,由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在江苏省南京市圆满落下帷幕。倪燕、田英姿、翟浩霖、耿民民、丁亚男等5名选手荣获一等奖,陈望满等15名选手荣获二等奖,张丽红等32名选手荣获三等奖,李媛等20名选手荣获优胜奖。按程序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后,一等奖选手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一、二等奖选手可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大赛还表彰了北京市民政局等16个优秀组织单位、江苏省民政厅等10个突出贡献单位、常娟等5名优秀教练和刘则杨等15名优秀工作者。大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出席闭幕式,为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奖,并宣布大赛闭幕。大赛全国组委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同志宣读了大赛表彰决定。大赛采用现场揭晓比赛结果的方式,气氛隆重热烈,伴随奖项逐项揭晓,掌声欢呼声将闭幕式推向高潮。此次大赛通过引入公证机制,聘请公证处对关键环节进行公证,以确保大赛公开公平公正。

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行动,旨在搭建养老护理员相互切磋提高技能、弘扬孝亲敬老文化的顶级赛事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竞赛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有力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大赛历时半年多,128名选手从全国3.4万名参赛养老护理员中脱颖而出,这些选手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50%,平均年龄29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平均年限6年以上,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特点。本次大赛借鉴了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的先进经验做法,坚持人文、专业、科学、严肃办赛理念,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以考核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将专业照护服务有机融入居家社区机构不同场景。整个赛事组织专业规范有序,疫情防控严密,服务保障到位,实现了竞赛成绩和人才培养的双丰收。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对于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激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养老服务事业。

民政部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参赛队领队、选手、教练、裁判员和媒体记者参加闭幕式。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延期、合并 | 第六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

各位关注陆家嘴峰会的行业同仁:由于昨日上海新增两例新冠肺炎病例,全国各地亦有零星病例出现,为参会代表来沪及返程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及安全隐患。经过组委会紧急商讨后,最终遗憾地做出如下决定:

2021年陆家嘴峰会将与2022年陆家嘴峰会合并举办,举办时间为2022年3月23-24日,举办地点仍为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时间变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已购买门票的参会代表可以选择顺延使用门票,若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工作人员。

联系人:
唐贝儿:13626811621
宋晓波:13482040122

刚刚,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名单”,14个案例入选!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推介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45号)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经专家评审和各地复核,从各省推荐的89个案例中评选出14个地方案例作为第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

现将第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予以公布。各地可关注我委“两微一端”及有关新闻媒体对示范案例的报道展示,结合实际在推动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工作中参考借鉴。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1年9月24日

附件第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名单

示范案例:

  1. 北京“健康宝”AI 应用赋能老年人便利化出行试点(北京市)
  2. “数字伙伴计划”助力上海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建人民城市(上海市)
  3. “小江家护”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安全保驾护航(江苏省)
  4. 科技赋能智慧适老——天津市打造银发智能服务平台和智慧康养社区(天津市)
  5. 广东省实现两大全国首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广东省)
  6. “398 贴心保”实时智联 “六助” 服务送进家门——“大同助老”蹚出智慧居家养老新路(山西省)
  7.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亲情E联”智慧养老平台运用智能技术助推 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工作报告(山东省)
  8.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车站街道金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
  9. 推动信息赋能助力智慧养老——成都市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典型案例(四川省)
  10. 杭州市富阳区“空巢老人安全守护平 台”高效守护“空巢”老人安全(浙江省)
  11. 江西:线上整合+线下分解,双轨并行架起数智助老之桥(江西省)
  12.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服务老年人加快融入智能时代(黑龙江省)
  13. 文化滋养,让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 —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着力打造老年人数字阅读品牌(重庆市)
  14. 智慧居家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湖南省)

十月去哪?秦皇岛康复辅具及康养产业考察攻略

踏遍山海处,人间星河明。在这个中国养老产业终于初现微光的时代,有的城市在领跑,有的城市在徘徊,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发展逻辑。

提及秦皇岛,在老一辈人眼中,它可能意味着山海关、北戴河、疗养胜地;在当下年轻人的眼中,它更多的意味着一个自带梦幻与质感的名字——阿那亚。

秦皇岛与阿那亚,物质的城市与精神的乌托邦,就这样陌生又熟稔地,在山与海之间结合在了一起。而切入生活分寸之间的康复辅具,与脱出日常繁琐之外的康养旅居,也以一种同样的姿态,在这片土地上扎实而惬意的铺展开来。

图片
阿那亚

·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格局 / 一院两园

2016年秦皇岛市政府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国家康复辅具质检中心先后在秦皇岛市成立。

其中,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内设的国康秦皇岛医养康养老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资源共享、统筹协同、错位发展,推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推广应用,实现康复辅助器具与医疗、养老大健康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及服务示范,形成独特的秦皇岛康复辅助器具发展新模式。

2017年秦皇岛市被确定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后,出台了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同时在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产业园建设、招商引资、推广应用、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托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复辅具产业园北戴河新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和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初步形成康复辅具产业“一院两园”发展格局

开发区的康复辅具产业园,是集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孵化加速、生产装配、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创新型产业示范园区,也是全国第一个挂牌的康复辅具特色产业园。园区内,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租金减免、企业经营贡献奖励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吸引了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优秀康复辅具企业扎根落户。

图片
秦皇岛开发区康复辅具产业园展示中心

·国家康复辅具社区租赁 / 服务试点

2019年6月,秦皇岛市被确定为全国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城市。此后,秦皇岛市初步完成推进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草案),以提升康养应用水平,提升政府供养对象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聚集。

目前,秦皇岛市已建成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中心1个、租赁站点10个。试点期间,将秦皇岛市户籍的6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纳入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政府补贴范围。租赁纳入市康复辅具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可申请租赁服务补贴,补贴金额为辅具租赁服务价格的60%,每人每年享受的补贴金额不超过(含)1200元。

今后,秦皇岛市将按照“创新引领、前沿聚焦、一业多态、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成果转化,强化产业支撑等方面工作着力,推动康复辅助器具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力争打造数家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龙头企业,形成若干知名自主品牌,全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以产业带动一座城。

图片
秦皇岛市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

·秦皇山海 / 康养乐土

2016年9月,秦皇岛市获准设立全国首个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除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湖泊、岛屿、温泉、鸟类、田园等等康养旅居发展所需的生态基础,更独一无二地打造了“阿那亚”这样一片成功的精神沃土。

从地标性的精神建筑,如孤独图书馆、阿那亚礼堂、UCCA沙丘美术馆、阿那亚艺术中心、阿那亚戏剧中心,还有即将呈现的海边音乐厅、由青山周平设计的阿那亚文创中心、董功设计的圣音礼堂、坂本一成设计的GrayBox艺术中心、马岩松设计的“云”中心……到为人们带来深邃的审美和精神体验的文化艺术空间,如单向空间书店、万花筒画廊、子集艺术空间、拙朴工舍、聴茶空间、旧物仓goodone、DDC Livehouse阿那亚店、车库排练厅、声声音乐艺术馆、阿那亚华夏院线影院、AnD画廊、斫琴茶室……阿那亚拥有欢乐与安静的双重生活面向。

阿那亚的成功,在于把房地产赤裸裸的金钱逻辑转化为形而上的价值观输出。康养旅居无非是人生到了某一个特定阶段,通过回归田园、回归自我,寻求身与灵的健康与富足的一个过程。那么无论是作为城市意义上的秦皇岛,或是作为乌托邦意义上的阿那亚,这里都是值得向往的。

大健康概念下的城市规划,结合康复辅具产业上的重点条线发展,构成了如今秦皇岛养老康复别具一格的产业格局。

图片
阿那亚礼堂
2018年,秦皇岛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和2018年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与服务博览会暨国际福祉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整体安排包括开幕式、论坛、招商洽谈会、展览展示等活动,围绕技术、产品、人才、服务和区域产业集聚等主题开展交流。

2021年第四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将再次于10月21-23日,在秦皇岛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借此机会,我们诚挚邀请行业朋友观山踏海,共聚于斯。组委会计划安排组织对当地康复器具产业及康养旅居产业相关的实地考察,与同行碰撞切磋,探讨秦皇岛、河北,乃至全国养老康复行业的机遇与前景。

主办单位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北省科技厅

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

安莫思(北京)市场策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

参展请联系:
施慧源 女士
1862105795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