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支持企业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李克强部署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工信部:将支持电信运营商进入智慧居家养老领域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12日消息,工信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593号建议称,下一步,工信部将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企业等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支持电信运营商等具有普遍服务能力的企业进入智慧居家养老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样化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需求。
将根据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继续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弥补养老服务业发展短板,继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发展;
二是继续开展智慧健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目前,安徽省合肥市已出台政策,对新认定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
三是继续推动优秀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补贴等形式支持家庭和个人购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
将继续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服务、系统平台等标准制定工作,组织编制养老服务信息数据交换规范、社区养老服务信息数据标准等行业标准,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破除数据使用障碍,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开放及应用。同时,我们将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加快与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来源:中国证券网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紧扣群众关切进一步保障好基本民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紧扣群众关切进一步保障好基本民生;决定出台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减轻数亿患者负担;部署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群众急难忧愁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保障好基本民生,民生基础夯实了才能夯实发展基础。要把稳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做好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支持困难企业稳岗和职工转岗就业,为城市灵活就业和农民工打工增收开拓更多渠道。
抓紧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纠正不合理禁养限养规定,做好今冬明春肉蛋菜、天然气等市场供应。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保障洪涝等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温暖过冬。实施好社会保障兜底、临时救助等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各部门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期盼和诉求,认真梳理和下力气解决涉及民生的苗头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大政府支持带动社会力量投入,增加普惠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服务供给,尊重居民意愿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研究支持建设一批惠及面广、补短板的民生重大工程,让人民群众更多受益。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慢性病防治,减轻患者用药负担,会议决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起付线,封顶线由各地自行设定。对已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的患者,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确保待遇水平不降低。推动国产降压、降糖药降价提质。加快推进集中招标采购,扩大采购范围,降低购药成本,推行长处方制度,多措并举减轻患者负担。这也有利于强化预防、减少大病发病率,有利于医保基金可持续。
会议确定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措施。
一是简化审批。养老机构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医疗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其建设、消防等条件,可依据医疗机构已具备的资质直接备案。
二是通过完善价格机制、取消不合理审批、实行“一窗办理”等,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
三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康复、护理等机构合作,支持上门服务,大规模培养养老护理等人才。
四是落实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税费、用地等优惠政策。符合基本医保范围的医疗服务费用由基本医保基金支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规定增加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五是发展医养保险,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