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心过年?就地过年空巢老人问题怎么办?回应来了!

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前后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就“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民政部门如何做好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如何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一起来看!

新华社记者: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民政部门如何做好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如何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李邦华:养老机构是失能老年人、基础病较多老年人的集中场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民政部持续抓紧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去年武汉疫情结束后,全国近4万家养老机构持续保持“零感染”,近期北京、河北、黑龙江等地发生疫情,这些地区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也没有出现一例感染或疑似病例。针对近期的疫情形势,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防控措施。

一是部省市县四级民政部门全面动员,积极防控。

2020年12月30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通知》,2021年1月18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领域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目前,各级民政部门都在积极行动,帮助养老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养老机构进入冬春季防控应急状态,暂停探视,进行封闭管理。

养老机构因探视、采购、老年人和工作人员返家返乡等形成的人员物资流动高峰一般阴历小年前就开始了。今年各地已经启动养老机构封闭管理,暂停探视和不必要人员的进入,各类物资进入养老机构要规范消毒和接收管理。出现疫情的地区还要实行更严格的封闭,直到疫情过去。这点请家属和老人们给予理解和支持。

三是加强养老机构内部防控。

主要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每日上下午测量全员体温,定期为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老人开展核酸检测,优先为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同步做好消防、食品、服务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四是做好关心关爱,营造祥和节日气氛。

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养老机构内开展小规模节日活动,加强老年人心理慰藉,创造条件帮助老年人、工作人员与家属亲人“亲情连线”,进行线上看望,让老人和工作人员在机构中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封面新闻记者:

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发布了就地过年的倡议,有些地方的空巢老人过年期间没有办法跟家人团聚,对于这种特殊或困难的群体,民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让他们过一个安心、祥和的春节?

李邦华:就地过年的确会让部分空巢老人面临家人无法团聚的情况,这是疫情防控需要。为了保证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包括民政部门关注的散居特困对象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各级民政部门目前正在当地联防联控统筹机构指挥下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点,要把这些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工作纳入当地联防联控的整体部署中去,给予他们关心和关注,这是首先要做的。

第二点,现在各地民政部门正在对这些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排查。

各地民政部门有这些老人的数据库,现在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情况要进一步排点和摸查,了解老年人在家过年其家属回不回来、家里疫情防控的情况、日常生活需求等,了解动态信息建立台账

第三点,要加强这些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分类帮扶。

定期开展寻访和探视工作,了解他们在家过年的一些情况,及时掌握信息,有什么事给予帮助和处理。同时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组织城乡社区、志愿者、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对这些老人提供就医、送餐、代购和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让他们在家里留得住、留得安心、留得踏实。同时也倡导就地过年的亲人们、家属们及时经常与在家过年的父母、老人保持联络和沟通,做到“人在外地,但是亲情在身边”。

新春佳节是需要亲情和温暖的,如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人没有办法回家陪伴老年人,各级民政部门和社区的党员干部就是这些老年人身边的亲人,陪他们过好年。

(来源:中国网2021年1月21日)

央视视频直播:探访石家庄最大养老院防疫情况

这段时间以来,我国境内多个地区的疫情状况都让人感到担忧,包括四川、黑龙江以及河北多个地区都出现了疫情的聚集性爆发。而在这其中,河北地区的状况尤为严峻。

近期有专家指出,河北石家庄本次疫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疫情期间,
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过得怎么样?
如何保障入住老人的健康?

昨天,央视新闻直播探访了石家庄最大的养老院,看养老机构如何防疫。

由于直播连线等待时间较长,

可直接跳转至12:16处开始观看

视频来源:央视总台 记者 谷峻岭

人社部颁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编码:4-14-02-05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2020 年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说明 /Profile/

为适应国家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需要,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从业行为,引导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职业技能 鉴定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国合天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开发制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 年版)》(以下简称《规程》)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8 号)文件精神,参照民政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MZ/T 039-2013),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依据《规程》将本职业分为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三个技能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本《标准》编制工作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鉴定中心的指导下,由国合天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国合天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当代养老产业研究院、北京思德库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主要起草人员有:侯纯辉、蔡学军、李玥、 鲍春雷、孙一平、金哲、林平光、宁毅、陈敏、朱俊生、胡宏伟、傅春胜、张巨河、刘蕴华、张晓梅、秦小玲、李红涛、宋凌寒、周世强、熊宝林、黄伟红、白玉光等。

四、本《标准》主要审定单位有: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中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解放军总医院 301 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成都市康疗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 医院,主要审定人员有:宋岳涛、 田兰宁、毕结礼、刘良玉、邹文开、贾沛文、 王政、陈静、吴仕英、黄梅、吴永浩、贾翔、薛飞、牟丽娜、杜毓锋、韩振秋等。

五、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葛恒双、张灵芝等同志的悉心指导,中国老年大健康智库、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黄魏宁、马娟,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阎冰,北京慧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曹苏娟,北京孝泽健康养老管理有限公司左选琴,以及国际养老院院长协会、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医科大学、北京国合孝缘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代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六、本《标准》业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重磅 | 4大央企宣布合资成立养老公司:中国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今日,上市公司中国铁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最新公告:

审议通过《关于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参与设立中国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议案》 。

同意公司所属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大家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按照 30%:30%:30%:10%的股权比例出资设立中国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

中国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市,注册资本金 20 亿元。 

表决结果: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特此公告。

四大央企背景介绍

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于2007年3月,注册资本金70亿元,拥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物业管理一级资质,是国资委批准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铁道兵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铁建,英文简称CRCC),由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核心成员单位,注册资本金100亿元,总部位于北京。

中国康养是中国诚通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积极培育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而组建的专项平台。

中国诚通成立于1992年,由原国家物资部直属物资流通企业合并组建而成。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司担负着国家重要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的收购、调拨、仓储、配送任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

大家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专业从事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及运营相关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是大家保险集团发展高品质健康养老业务、输出高标准运营管理能力的核心平台与载体。

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25日,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03.6亿元,是一家业务范围覆盖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养老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综合型保险集团。

国药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由国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业的中央医药企业,是国家创新型企业,是中央医药储备单位,是中国和亚洲综合实力和规模领先的综合性生命健康产业集团。

上海市医保局发布《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程(试行)》

关于印发《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程(试行)》的通知

沪医保待〔2020〕130 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的要求,本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为保证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等护理服务的顺利实施,规范相关服务流程,现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程(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程(试行)

 

一、适用范围和服务对象

根据《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为规范本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在提供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过程中须遵循的程序和步骤,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所称的服务对象,是指60周岁及以上,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达到二至六级,享受社区居家照护或养老机构照护的本市长护险参保人员

二、护理服务时间和频次

按照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等级(以下简称“评估等级”)确定每周上门服务的最低服务频次,原则上,评估等级为二级或三级且每周服务时间达到3小时的,每周服务频次应不低于3次;评估等级为四级且每周服务时间达到5小时的,每周服务频次应不低于5次;评估等级为五级或六级且每周服务时间达到7小时的,每周服务频次应不低于7次。社区居家照护每次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养老机构照护提供持续性的护理服务,按入住天数计算服务时间。

三、护理服务流程

对于申请社区居家照护的服务对象,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医保中心”)将其信息通过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通知提供社区居家照护的相关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在确认评估报告有效后的5个工作日内制定服务计划,安排护理服务。

对于申请养老机构照护的服务对象,区医保中心将其信息通过信息系统通知提供养老机构照护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在确认评估报告有效后的1个工作日内为其制定服务计划,安排护理服务;对于尚未入住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按规定的先后顺序,接受服务对象入住。

(一)制定服务计划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根据评估等级,按照长护险护理服务的有关规定,由执业护士、中级及以上养老护理员或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初步制定服务计划,并指定护理服务人员当面向服务对象或家属征询意见。首次征询意见的护理服务人员必须是服务计划制订者本人。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并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集体讨论,结合征询意见,确定服务计划,形成《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计划表》(附件1)。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将服务计划、提供服务的护理服务人员代码等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二)安排护理服务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在确定服务计划后,安排有资质的护理服务人员按服务计划实施护理服务,并由服务对象、家属或监护人签字认可。原则上对同一服务对象,护理服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四、服务确认和护理访护

服务对象在接受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人员应如实填写护理记录,并由服务对象确认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相关信息。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按月(自然月,下同)汇总形成《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确认报告》(附件2),并于次月1日至5日(遇国定节假日顺延)向所在区医保中心提交,作为长护险服务费用结算的依据。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定期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服务人员询问服务对象,依据护理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项目客观记录访护评价,形成《长期护理保险护理访护评价报告》(附件3),并录入信息系统。

五、护理评价结果处理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组织质量控制小组,按照长护险服务项目清单和相关服务标准、规范等有关要求,结合护理服务人员执行服务计划的情况以及护理访护评价结果,对护理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出现考核不合格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及时更换护理服务人员,加强服务技能等培训。

六、服务计划的变更

经状态评估、期末评估,服务对象的评估等级有变化的,区医保中心应出具《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支付待遇变更的通知》(附件4),并通过信息系统通知相应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参照相关流程重新制定新的服务计划,安排护理服务人员提供服务。

服务对象因病情或身体机能发生轻微变化、未经状态评估,或经状态评估后护理需求等级未发生变化,须调整原服务计划的,护理服务人员应及时向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提出,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审核确认后方可对原服务计划进行变更。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将变更后的服务计划录入信息系统后,护理服务人员方可按变更后的服务计划提供护理服务。

七、护理机构的变更

服务对象因本人需要(限居住地变更)或与提供护理服务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协商后,可以申请变更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提出变更申请前,应先完成与原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费用结算,并由原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在信息系统中完成相应操作。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在接受由其他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转入的服务对象时,应确认该服务对象的评估有效期及原服务计划,做好与原护理服务的衔接。

八、护理服务暂停

服务对象因患病住院、外出等原因,需暂停护理服务的,应及时告知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协助填写,并通过信息系统上报《暂停(或终止)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说明》(附件5)。

对于社区居家照护服务对象因上述等原因,需要暂停护理服务,未主动说明的,护理服务人员发现后,应及时通知服务对象书面报告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并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协助填写,并通过信息系统上报《暂停(或终止)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的说明》(附件5)。

评估有效期内暂停原因消除的,服务对象可向原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申请恢复服务。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通过信息系统向所在区医保中心提出申请,并经区医保中心同意后,可继续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

服务对象因住院暂停社区居家照护或养老机构照护护理服务,出院后仍需护理服务但评估有效期已满的,应重新申请评估。

暂停护理服务期间,评估有效期不予顺延。

九、护理服务终止

服务对象因到外省市、国外定居或因病去世等原因终止服务的,或其评估有效期届满后未按要求提出期末评估的,其长护险服务支付待遇终止。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通过信息系统上报《暂停(或终止)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的说明》(附件5)。

十、其他

(一)已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联网结算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其相关医疗服务仍按现行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的定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参照定点养老机构标准执行。

(三)本规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快转给爸妈!网约车老人版来了!有这些功能…

近期,交通运输部运输司组织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求优化打车适老服务,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从22日开始,网约车平台陆续开通老年人用车产品,争取春节前全部开通试运行。
 
网约车平台增加助老模式
北京的张女士今年64岁,她每周去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都要打车。今天,她发现网约车平台上多了助老服务模式。 
北京市民 张女士:我觉得特别好,不要我输入地址了,我的朋友或者我家人帮我把常去的地址输进去以后,我一按叫车键,就都有了,这样的话对老年人确确实实非常方便的。
据了解,网约车平台针对驾驶员服务老年人用户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及流程,并对驾驶员进行服务类和安全类的培训。如果有老年人在智能设备操作困难的问题,驾驶员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帮助完成健康宝登记、健康码查验的工作。针对没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驾驶员将联系客服对用户行程进行登记。 
滴滴:推老年人小程序“一键叫车”
无智能手机可电话叫车
1月22日,滴滴宣布,滴滴老人打车小程序1月22日在全国正式上线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暂定名为“滴滴关怀版”,同时1月25日起在试点城市开通电话叫车热线,并根据用户反馈逐步推广到更多城市。滴滴表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滴滴去年12月30日成立了“老年人打车”专项组,开发“一键叫车”和“电话叫车”服务。
记者注意到,“一键叫车”界面去除了一些老年人不常用的功能,减少误操作,同时,采用大号字体、减少图片,让老年人看得更清楚。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在子女、社区工作人员及其他亲友的协助下注册并进行首次实名认证。滴滴老人打车小程序为老年人提供10个常用地址,可提前输入超市、学校、子女住址、医院等场景的地址;当老年人有出行需求时,只需打开小程序-选择常用地址,即可呼叫滴滴快车,实现“一键叫车”。
同时,滴滴成立老年人打车电话热线,提供“电话叫车”服务。考虑到部分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习惯使用手机叫车方式,滴滴还成立老年人电话叫车小组,为老年人提供电话叫车服务。经滴滴老人打车小程序实名认证、设置常用地址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拨打滴滴老年人打车电话热线,即可由平台代为呼叫出租车(快的新出租)。叫车成功后,平台会向叫车人发送短信,提示车辆信息及预估到达时间,并通过电话联系叫车人。
多家网约车平台优化打车适老服务
除了滴滴,嘀嗒、高德等公司也优化了打车适老服务。
今日,高德打车上线助老打车系列服务,推出新电召平台、一键叫车等多项实用功能。高德打车基于“好的出租”解决方案,上线新电召平台,调度中心接到电召订单后,可通过“好的出租”综合距离最短、线路最优、接驾最快等标准,调度出租车,由传统的抢单模式,变为抢单、派单相结合,提升叫车的成功率。
对于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高德打车还将上线“一键叫车”,无论目的地在哪里,都可以在各种场景下一键叫车,无需输入起点和终点。
图片
记者了解到,在1月7日,嘀嗒出行就启动“助老出行”专项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首先,将把“无需输入目的地”的“一键叫车”功能推广至更多城市,这一功能于2019年通过嘀嗒出行智慧出行小程序在西安启用,后拓展至App;其次,将上线“老年人优先派单功能”,丰富司机端激励机制,并进一步优化已有的“代人叫车”功能;第三,将上线“亲情付”功能和“常用地点”功能,并推出大字体和流程简化的老年用户专属模式。
与此同时,嘀嗒出行将和全国各地出租车管理部门推进95128电召平台合作,共建出租车调度派车后台。老年乘客通过95128电话叫车后,乘车需求可直接发送至嘀嗒平台并由平台派车接驾。
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表示,未来,嘀嗒出行还会考虑把“扬招打车助手”产品开放给更多老年人出行的高频场景,如商场、医院、物业小区、旅游景点等。届时,老年人通过商场或医院内的智能导览屏,不仅可以看到该地点周边各路段有多少空车经过,还能直接“一键呼叫附近空车”,从而进一步简化老年人叫车流程。
部运输服务司:重点优化三大方面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5日,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部运输服务司组织召开平台公司座谈会,研究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有关工作。曹操出行、滴滴出行、首汽约车、T3出行、高德地图、美团打车、申程出行、嘀嗒出行8家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悉,部运输服务司将组织各平台公司重点优化三大方面服务:一是优化网约车约车软件功能,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争取春节前开通试运行;二是依托95128约车服务号码,在保持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同时,加快开通主要网约车平台的电话叫车服务;三是通过技术手段,指导主要平台公司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派单服务。